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地旅学院深入实施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 扎实写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奋进之笔”

本网讯(地旅学院 齐小学)为进一步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应用,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地理与旅游学院以2019级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生江西庐山、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为契机,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强化落实、务实创新,推动学生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深度融合,取得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显著成绩。

精心组织,高度重视,高起点谋划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

学院把创新实施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纳入专业人才方案,划拨专项实习经费,设置定向专业学分,从制度上、组织上、经费上进行全方位支持。

2019级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江西庐山、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前,学院指定专业教师牵头指定实习方案和实习计划,提前对学生进行野外实习教育。

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参加实习动员大会,就实习的意义、目的、要求和安全等对实习师生进行专题培训,强化学生实习认知,提高学生实习的责任感、使命感。

实习前,学院还为全体实习师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制定疫情防控和突发意外事件处置方案,购买常备药物和急救器材,实习期间每天进行安全晚点名和零报告,确保零事故、零风险。

精心设计,科学谋划,高标准推进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涉及的知识点多、内容广,实习的强度大、日程长,需要从提高人才质量培养的全局高度进行设计和谋划。

江西庐山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于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分两个批次进行,累计实习时间超两个星期,实习内容涵盖地貌学、气象学、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等部门自然地理学以及综合自然地理学等学科内容。通过地图、遥感影像、地理实体三者的相互对照和印证,研究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地理环境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对其自然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对庐山地区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规划和建议。

整个实习期间,实习师生战风雨、攀险峰、察地形、观地貌,在庐山会议会址、毛泽东旧居等地接受红色教育,赓续红色基因,累计步行上万里,采集植物标本上万种,拍摄图像资料5万余张,学生专业思想和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和淬炼。

西北地区大环线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于10上中旬进行,全程10余天,跨越甘肃青海两省区十余地市,行程3000多公里,实地考察了祁连山、昆仑山、青海湖等地质地貌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观测了喀斯特地貌、七彩丹霞、雅丹地貌等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参观了玉门关、长城第一墩、河西走廊等的历史和文化。

实习期间,学生受到了深刻的专业实践教育,切实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截至目前,西北自然地理综合实习也是目前省内高校首次、唯一组织的跨区域综合实习,具有开创性意义,受到了中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强化落实,突出实效,高质量深化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

以江西庐山、西北地区为代表的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既强调过程管理、任务落实,更注重经验积累、理论升华。

实习期间,学院根据学生人数、性别等基本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和下发实习任务、要求,为全体实习学生配备野外实习记录。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天一总结,每人一报告,每组一汇报。

特别是江西庐山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要求每个学生根据庐山地区的自然植物分布,每人至少采集200种植物,各小组在杂草树丛中根据划定区域拉样方,详细整理和记录该区域所有植物分布。

实习结束后,组织专题汇报,集中进行点评、总结和反思,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再深化、再提高。

学以理论研究,效以实践应用。地理与旅游学院将以地理学一级博士学位点、地理科学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为支撑,以学校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为契机,继续做深做实做细做优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不断写好学生能力提升“奋进之笔”,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