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与资讯 学院新闻 正文
【行走的思政课堂】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地旅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彰显青春奋斗风采
 作者:韦银艳 编辑:韦银艳  预审:付勇  终审:贾冠忠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0日 浏览次数:

今年暑期,地旅学院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这一主题,结合“护思想、护学习、护生活、护情感、护身心”等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的重点内容,共组建了53支实践团队,其中国家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5支,省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5支。868名学子在红色教育、理论宣讲、乡村支教、专业实践、乡村振兴等方面全身心投入,用专业知识赋能乡村,用爱心点亮希望之光,用脚步追寻红色记忆,深刻践行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誓言。

乡村支教暖心田,跨越山河筑未来

学院支教团队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教育途径,跨越地域限制,将知识和关爱传递给更多的孩子。其中,赴四川达州“情系川皖 圆梦巴蜀”2024山区留守儿童支教团队就是通过网络课堂为四川山区儿童编织知识梦想。志愿者秦佳静在课堂上说:“虽然我们隔着屏幕,但爱与知识从未被隔离。每一节课我们都倾注了满满的热情。”通过定制化课程和精心准备的在线课堂,孩子们在互动中积极参与,知识与温情流淌。而赴皖西大别山区“绿水青山画大别,新质发展绘未来”实践调团队则以“绿色与红色”相结合的方式走进课堂,用低碳环保知识和革命故事启迪了孩子们的心灵。团队负责人王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趣味中了解环保,也在红色故事中汲取力量。”这些支教活动不仅突破了地域限制,也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互动形式,让更多孩子受益,实现了知识与爱心的双重传递。


学子实践入基层,专业智慧助发展

在专业实践方面,地旅学院的各团队展现了丰富的专业特点和创新思维,为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旅游管理专业勇立潮头,依托教师精心策划的课题,精心组建了20支专业实习调研队伍。其中,“玉见文明,琢磨未来”团队深入凌家滩遗址,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地调研,旨在破解古文明活化之谜,为乡村振兴提供智慧新方案。团队负责人谢美晶表示:“我们的调研旨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智慧和动力,推动古文明的现代转化。”

除了致力于文明促发展的团队,学院还有通过乡村风景促进旅游产业,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力的实践团队。如地旅学院赴皖南川藏线乡村风景道旅游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实践团队,他们通过深入访谈农户,探寻风景道下的共富密码,通过乡村风景促旅游,通过旅游发展带动振兴。

地理师范专业的学子则紧跟“三大行动计划”,深化暑期“三金”工程,依托暑期小学期提升师范专业技能。同时,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16位学子积极备战全国及省级GIS应用技能大赛,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理论应用能力。这些专业实践团队通过独特的视角和专业技能,为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显著提升了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文化融入新乡村,青春助力振兴路

学院多支团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他们通过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的深度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各团队以创新项目或红色研学活动为切入点,不仅提升了乡村的文化价值,也为当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地旅学院赴宣城市水东镇“枣红波光,梦影梳乡”文旅融合筑梦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队,通过策划电商蜜枣、特色IP、非遗体验等文旅项目,为水东镇绘制了文化振兴的新蓝图。团队负责人赵硕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项目能让水东镇的文化瑰宝焕发新的活力,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贡献我们的智慧”。而“红色大别山,青春信仰路”团队则在金寨革命老区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以生动的讲解和创意的文创产品,助力乡村旅游的发展。团队队员张岳城表示:“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传承了红色精神,也为当地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这些团队的努力不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

深耕红色印记,接续历史光辉

地旅学院的红色传承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将红色历史与文化融入现代社会。他们通过科技赋能和实地调研,不仅提升了红色旅游的吸引力,还为红色文化的持续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肩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感。

其中,赴江西井冈山“星火铸魂”红色研究实践团队以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中心开展了红色文化研究活动,通过科技赋能红色研学,利用情感探测技术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将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相融合,开辟了井冈山旅游的新路径,探索了井冈山精神的新传承方式。而“追溯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团队则深入安徽凤阳小岗村、福建福州林觉民故居、贵州遵义红花岗遵义会议会址等红色地标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探究红色旅游的核心价值。他们将红色历史铭记于心,并通过实际行动传承革命精神。此外,还有“红色大别山,青春信仰路”团队,他们连续三年前往金寨,担任“雷锋导游”,在革命博物馆进行志愿服务,累计讲解超过200小时,服务300余名游客。他们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情怀,编制了25份访谈资料,并荣获团中央“中华文物保护传承”志愿服务团队。

截至目前,各团队学生实践事迹获得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20余篇。共创作宣传作品1000余篇,含新闻稿200余篇、推文160余篇、视频60部、微博93条、QQ说说153条。接下来,学院将持续指导各团队深化实践成果总结、宣传和转化,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