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
土地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大纲
 作者:李小文 编辑:李小文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18日 浏览次数:

 

课程名称:土地资源调查

一、课程概况

所属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

开课单位:

地理与旅游学院

课程类型:

专业实践课程

课程代码:

开课学期:

2学期

学分:

1

学时:

1

二、课程描述(300字以内)

土地资源调查野外实习是土地资源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各种土地资源构成要素,运用理论知识对自然要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进行解释的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在野外完成的,首先对各土地资源构成要素进行观察,结合地区群众走访、和采样、数据收集,然后对各土地资源构成要素进行关联分析,得出土地资源属性与其构成要素之间关系,分析不同土地资源类型的土地资源成要素特征。它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安排,是在学习了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贯彻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释实际,增强感性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

 

 

 

 

 

 

 

 

 

三、课程目标

(完成该门课程学习后,学生在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达到的发展状态与水平)

课程目标

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含支撑度)

1.掌握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总体特征和区域差异,认识土地类型及土地资源类型及其特征,对土地资源形成感性认识;

2.了解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的野外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

4.进一步牢固专业思想,理解自然地理学习和研究必须遵循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原则;

5.促进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AB 1.具有较为完善的综合素养: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发现、分析、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考、创造性工作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外语(英语)阅读与沟通的能力;(支撑度高)

AB 2.能够运用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从事具体实践管理工作的能力: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规划、估价、管理和3S应用等基本技能;具备在自然资源、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部门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整治、房地产评估和与开发的工作能力;(支撑度高)

四、课程内容

土地资源调查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各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的观察和认识,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等。由以下三个阶段构成:

1.准备阶段(校内):认识野外实习的意义,了解野外实习工作任务,做好野外实习思想准备;制订野外实习计划实施方案。

2.教学阶段:在老师带领和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观察路线和观测点,野外观察和取样各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特征,分析讨论不同土地资源类型的土地资源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的相关关系及其综合特征,认识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以不同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和构成要素作为观测对象,分小组讨论,最后进行小组汇报。

3.总结阶段(校内):撰写野外实习总结,并在实习总结会上进行交流。

五、教学方式:

野外指导示范(观察、走访和数据收集),小组讨论

六、考核内容及方式

本门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包括四项内容:野外实习表现,如实习态度、道德品质、组织纪律、团队意识等,占10%野外实习记录,占30%小组实习汇报,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研究性课题,分工合作,制作PPT并现场汇报,得分高低即为每个小组成员的汇报成绩,占30%野外实习总结和实习心得,占30%

七、其他

(一)指导教师的资格、要求和职责

本门课程采用野外实习导师制,我校教师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熟悉野外实习教学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包括:指导学生做好实习计划,带领和指导野外教学工作,解答实习疑问,评估实习效果,组织管理实习队伍,维持实习纪律,负责野外实习生思想教育及食、住、行等后勤安排。

(二)学生的资格、任务、要求

学生我校全日制在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实习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野外实习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包括野外行程的各项规定、要求和纪律),按照大纲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野外实习工作,完成实习汇报,提交实习记录本、实习总结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