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
徐光来
 作者:李小文 编辑:李小文  预审:陈健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24日 浏览次数:


 姓  名徐光来地科-徐光来 
 性  别
 出生年月1978
 职  称副教授
 职  务
 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  位博士学位
 电  话13855356187
 E-Mailguanglaixu@163.com近影


 

 

一、个人简介

徐光来,男,博士,1978,安徽无为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水文、气象等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安徽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共建协同中心开放课题1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省教育厅基金1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利部公益基金项目多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地理学报、水科学进展、生态学报、Ecological Indicators等期刊发表论文30篇,出版专著1部、科普读物1部。


二、教育工作经历

教育:

2016/12-2017/12,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地理与地球科学系,访问学者

2009/9-2012/8,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

2001/9-2004/6,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硕士学位

1997/9-2001/6,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士学位

工作:

2014/7至今,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副教授

2012/7-2014/6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讲师

2006/7-2009/6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讲师

2004/7-2006/6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助教


三、讲授课程

气象学与气候学、地球概论、普通天文学


四、研究领域

城镇化背景下河流水系变化及其水文、水生态环境效应,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驱动


五、 主持和参与的主要课题

主持:

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人类活动影响下青弋江流域底栖动物beta多样性格局及维持机制(2308085MD113),在研

2.皖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水文连通性对河流底栖动物群落影响机理和阈值(CIWB22-002,在研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平原河网水系测度与演化机制研究——以杭嘉湖区为例(41301029,结题

3.安徽师范大学人才培育基金,城市化对青弋江流域水系格局影响研究(160711213,结题

4.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皖北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研究(2006KJ024B,结题

6.安徽省教育厅本科生质量工程项目,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气象学与气候学(2018mooc242,结题

7.安徽省教育厅省级双基教学示范课,气象学与气候学(皖教高密[2020]165号),结题

8.安徽省教育厅本科生质量工程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气象学与气候学,(2021xsxxkc091,结题

参与: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极中山站—Dome A断面表层雪过量氧-17研究71176165,结题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流域尺度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以巢湖流域为例41271516,结题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精确测年下黄山北麓河流阶地发育机制与水系演化研究41301011,结题

4.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系结构与河湖连通研究201201072,结题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对河流系统与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40730635,结题

6.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对洪水孕灾环境的影响200701024,结题


六、科研成果

代表性论文:

1.郑启航, 徐光来, 刘永婷, 杨强强, 池建宇, 孙久星, 张婷. 基于InVESTMGWR模型的安徽省生境质量评估及驱动. 水土保持研究, 2024, 31(3):373-382.

2.Jiuxing Sun, Guanglai Xu*, Jianyu Chi, Qihang Zheng, Ting Zhang. Macroinvertebrates Beta diversity and responses of functional traits to wat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Qingyijiang River Basin of lower Yangtze River, China. 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23, 40(2): 264-276.

3.孙久星, 徐光来*, 池建宇, 杨亦然.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青弋江河流健康评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3, 32(6):1254-1266.

4.李爱娟, 徐光来, 杨强强, 池建宇. 淮河上游产水服务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探测.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22(4): 321-327.

5.刘永婷, 杨钊*, 徐光来刘斌, 章翩, 池建宇. 基于MGWR模型的皖江城市带生境质量对城镇化的响应研究. 地理科学. 2023, 43(2): 280-290.

6.Yang Qiangqiang, Zhang Pian, Qiu Xiaocong*, Xu Guanglai*, Chi Jianyu.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and Trade-Offs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Anhui Province,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3, 20(1), 855.

7.Xu Guanglai*, Li Aijuan, Yang, Qiangqiang, Chi Jianyu. Spatiotemporal change in the river network in rapidly urbanized plain region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n China. 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22, 38(5):965-974.

8.Jianyu Chi, Guanglai Xu*, Qiangqiang Yang, Jiuxing Sun. Water quality mediated community variations and niche differentiation of macroinvertebrates in Qingyijiang River Basin, China,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2, 138: 108830.

9.杨强强,徐光来*, 李爱娟, 池建宇, 章翩. 青弋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生态学报.2022, 42(10): 4169-4180.

10.徐光来, 徐晓华. 高师地理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中理科思维培养探究. 高等理科教育, 2022, (1): 39-42.

11.Jianyu Chi, Guanglai Xu*, Qiangqiang Yang, Yongting Liu, Jiuxing Sun.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ecological risks at highly developed economic region: A case study on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3, 30: 1152–1166.

12.刘永婷, 杨钊*, 徐光来 杨强强, 刘世杰, 何开玲. 基于四象限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活动强度关联性分析——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例. 生态学报, 2022, 42(13): 5200-5210.

13.Yuqing Miao, Fanghu Sun, Weilin Hong, Fengman Fang, Jian Yu, Hao Luo, Chuansheng Wu, Guanglai Xu*, Yilin Sun, Henan Me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 Main Tributary of the Yangtze River, Eastern China. Sustainability, 2022, 14, 13729.

14.徐光来*, 杨先成, 徐晓华, 李爱娟, 杨强强. 气候变暖背景下安徽省月NDVI动态变化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1, 30(2): 397-406.

15.徐光来, 李爱娟, 徐晓华*, 杨先成, 杨强强. 中国生态功能保护区归一化植被指数动态及气候因子驱动.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3): 213-223.

16.杨强强, 徐光来, 李爱娟, 刘永婷, 胡春生. 青弋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研究. 生态学报.2021, 41(23): 9315-9327.

17.杨强强, 徐光来*. 青弋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1, 33(2):28-36.

18.刘永婷, 徐光来, 杨钊, 任秀真, 杨先成, 李爱娟. 56年安徽省极端气温变化及其与气候指数的关系. 水土保持研究, 2021, 28(2): 248-255.

19.杨强强, 徐光来*, 杨先成, 李爱娟, 陈晨. 青弋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生态学报, 2020, 40(24): 9048-9058.

20.杨先成, 徐光来*, 董昌明. 长江大通站近61a径流量变化特征分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20, 19(4): 320-325.

21.石小芳; 徐光来*. 全球变暖背景下皖南气象要素时序分析.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 14(3): 44-50.

22.刘永婷, 徐光来*, 高超, 任秀真, 李鹏, 刘继锋. 淮河上游径流演变规律及对气候驱动因子的响应. 水土保持通报, 2018, 38(3): 8-13

23.任秀真, 徐光来*, 刘永婷, 杨先成. 安徽省近56年气候要素时空演变特征. 水土保持研究, 2018, 25(5): 287-294.

24.刘永婷, 徐光来*, 尹周祥, 胡晨琦, 王原, 廖富强. 全球变化背景下安徽省近55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4): 680-691.

25.刘永婷, 徐光来*, 李鹏, 尹周祥, 刘继锋, 高超. 淮河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均匀度及变化规律. 水土保持研究, 2017, 24(5): 99-104.

26.Xu Guanglai*, Xu Youpeng, Luo Xian, Xu Hongliang, Xu Xiaohua, Hu Chunsheng.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water level in urbanizing plain river network region.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69(11): 2191-2199.

27.徐光来, 徐晓华, 汪青. 高师地球概论课程天球坐标系教学实践与思考. 中国地质教育, 2014, (1): 48-50.

28.孟慧芳, 许有鹏*, 徐光来, 张兴奇. 平原河网区河流连通性评价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5): 626-631.

29.徐光来, 许有鹏*, 王柳艳. 50年杭--湖平原水系时空变化. 地理学报. 2013, 68, (7):958-966.

30.徐光来, 许有鹏*, 罗贤, 尹义星. 50年人类活动引起的杭嘉湖平原区水位变化. 地理科学.2012,32(10):1262-1268.

31.徐光来, 许有鹏*, 王柳艳. 基于水流阻力与图论的河网连通性评价. 水科学进展. 2012 ,23(6):777-782.

32.徐光来, 许有鹏*, 徐宏亮. 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12):2171-2178

33.徐光来*, 袁新田. 人工湿地植物的作用与影响因素, 河北农业科学. 2008,12(12): 63-65.

34.徐光来*, 徐晓华.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初探.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 (3): 44-48.

35.吴振斌*, 徐光来, 周培疆, 贺锋, 成水平, 付贵萍, 马剑敏.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不同氮污水的净化.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S1): 30-32,54.

36.吴振斌*, 徐光来, 周培疆, 张兵之, 成水平, 付贵萍, 贺峰.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氮的去除效果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4): 757-760.

37.张兵之, 吴振斌*, 徐光来. 人工湿地的发展概况和面临的问题.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3, (S2): 87-90.

38.詹德昊, 吴振斌*, 徐光来.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中有机质积累与基质堵塞.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5):457-461.

专著和科普读物:

1.徐光来, 许有鹏. . 城镇化背景下平原水系变化及其水文效应.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万字. 2016.12.

2.许有鹏, , . 城市化对流域水系与水文过程影响研究. 科学出版社. 第二章编写(约3万字), 全书审校. 2012.

3.徐光来, 张正东, 李爱娟. 秀丽的黄山水文,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2.


六、 指导学生

1.指导刘永婷(2016年),杨强强(2021年),池建宇(2022年)3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2.杨亦然, 牛若安, 方姚东, 耿宇航, 范新文. 基于随机森林的近20年中国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植被动态及预测, 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2021. 结题

3.刘晓蕊, 成泽康. 国家级安徽省近40年土壤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22. 结题


八、获奖情况

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学进步二等奖,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对洪涝孕灾环境影响研究及应用,排名第13/15.


九、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邮编241002

邮箱:guanglaix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