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宁国印象河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理谢静在接受实践团队专访时,揭开了百年老街运营背后的真实博弈。在堆满规划文件的办公室里,这位“操盘手”指着墙上的保护条例说道:“每一块砖瓦的修复,每一块店招的样式,甚至新增绿化的树种选择,都要经过专家论证。”
访谈开始,谢经理条理清晰地介绍着公司的定位与职责。从最初的街区保护性修缮原则,到业态引入的筛选标准;从日常游客秩序维护的难点,到节假日客流高峰的压力应对;从如何平衡原住民生活便利与游客体验需求,到如何挖掘并活化利用独特的徽商文化、水运文化资源……他的话语如同一把精准的刻刀,为团队剥开了古街光鲜旅游表象之下,那复杂而充满挑战的内在。
最深入的探讨围绕“开发与保护的永恒命题”展开。谢经理坦言,公司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面对同质化竞争,公司正推动差异化突围,受铜陵永泉小镇“铜钱交易”模式启发,计划活化古当铺场景,打造沉浸式徽商体验。在招商策略上,公司坚持“文化契合度优先”原则,宁可放弃高价租金也要守住传统底色。最难打造的是既原汁原味又有现代生命力的非遗业态。
为破解客流难题,团队采取“小步快跑”策略,率先打造微型核心景点。队员们后续计划聚焦茶馆、古码头等见效快的节点,既凝聚人气又降低试错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