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信箱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正文
地理与旅游学院“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总结交流会
 作者:吴楠 编辑:吴楠  预审:付勇  终审:贾冠忠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8日 浏览次数:

(本稿讯 唐丹丹)2025年3月28日下午,行知楼2010101教室,成功举办地理与旅游学院 “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 —— 暨劳动归来话成长” 劳动周总结交流会。本次活动由学院辅导员齐小学和吴楠主持,2023 级地理科学(师范)、地理科学(优师)及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全体同学参与,会议旨在总结本周的劳动周实践成果。

会议伊始,齐小学老师简单介绍会议流程,点明本次交流会的重要意义,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随后,各劳动小组组长依次上台发言。前六组组长围绕维修、绿化、保洁、餐饮、能源等岗位,分享劳动周的实践经历与深刻感悟;后四组组长则聚焦教务处、科研处、总务处及教工餐厅的劳动实践,深入阐述劳动带来的成长与收获。同学们的发言真实生动,从不同角度展现劳动教育的多元价值。负责绿化岗位的组长分享道:“在清理杂草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绿化工作的繁琐与不易。每一根杂草的拔除,都需要我们付出耐心与专注。看似简单的劳动,却对校园环境的美化起着关键作用,让我明白了小事做好也能成就大价值 。”负责能源岗位的同学感慨:“在了解高压电线等设备的过程中,我真切认识到能源工作的危险性。一根小小的电线,承载着巨大的能量,一旦操作不当,就可能危及生命。这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也懂得了在任何工作中,安全都是首要前提。”在教务处帮忙的同学谈到:“整理文件的工作看似琐碎,却让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分类与管理信息,也理解了行政工作者背后的辛勤付出。”

同学们在不同岗位上的经历与收获,共同勾勒出劳动周的丰富图景。在这一周里,大家不仅用双手创造了价值,更在精神层面实现了成长。同学们学会了尊重劳动成果,体会到各行各业工作者的艰辛,培养了责任感与团队协作精神。劳动周的实践,也让大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刻领悟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内涵。

最后,吴楠老师在发言中系统总结本次劳动教育实践。她指出,同学们在劳动过程中做到了 “三个克服”。面对多变的天气,大家没有丝毫抱怨,按时到岗,出色完成任务,克服了天气困难;部分同学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岗位,默默付出,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了身体不适带来的挑战;在处理复杂的工作难题时,同学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力,克服了工作难题。这不仅是体力的考验,更是意志的磨砺。此外,吴楠老师还表达了 “三个感谢”。她感谢小组长在劳动过程中的精心组织与协调,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感谢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感谢学校教职工在劳动实践中给予同学们的悉心指导,让同学们少走弯路,收获宝贵经验。

本次总结交流会,不仅是对劳动周的全面回顾,更是学院深化劳动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交流分享,同学们对劳动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劳动在培养品格、提升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未来,地理与旅游学院将持续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