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不同水产养殖池塘的水质状况差异,科学采集水质数据,服务地方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7月6日,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赴芜湖“水到渠成·塘载千象”小微水体水质调研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8人,深入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强桥村及周边区域,开展实地水质调研工作。
叩开渔户门,探取活水经
在强桥村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与当地居民沟通,成功联系并采访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水产养殖户。采访中,团队成员贾欣怡围绕调研主题,向该养殖户进行了针对性提问,重点了解了该养殖户当前主要养殖的水产品类型,并深入探讨了不同种类水产品对养殖池塘水质的具体要求差异、日常管理中的水质调控措施以及在实际生产中观察到的不同养殖池塘间的水质特征差异等关键问题。此次访谈为团队获取第一手实践经验与地方性知识提供了宝贵信息。

骄阳砺青春,绿意引征途
完成首站采访后,团队在当地居民的热心指引下,随即前往资深水产养殖户李敏贵的养殖基地进行实地探访与深入交流。时值七月盛夏,烈日当空,酷暑难当,但队员们不畏炎热,坚持开展调研工作。行进途中,团队成员切身感受到了六郎镇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沿途村容整洁,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完善,展现出生态宜居的乡村风貌,为调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


鲈跃新篇·粤海明珠
李敏贵长期从事加州鲈鱼养殖。创业初期曾面临饲料转化率偏低等挑战。 此后,他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参与行业交流。5月7日,李敏贵与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达成合作,共同创建了强桥村粤海村养殖示范基地。该基地是安徽省首个专注于加州鲈鱼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粤海村”项目。该示范基地依托集团创富工程规划,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整合相关政策扶持、前沿养殖技术与成熟市场渠道等核心资源,为基地及周边养殖户提供产业链支持,这一模式显著降低了农户养殖风险,实现了产业提质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青鸢巡碧水·问技清渠畔
调研现场,团队成员贾欣怡围绕水质管理、藻类调控等关键技术环节,对李敏贵开展了专题访谈,系统收集了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与问题反馈。与此同时,队员王梓文琦、黄宇翔操作专业无人机设备,对目标养殖池塘进行了高空全景航拍,获取了高分辨率的空间影像资料,为后续分析池塘形态、水体状况及周边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信息数据支撑。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确保了调研数据的全面性与可靠性。 调研环节结束后,团队全体成员与李敏贵在现场合影留念。




以水为墨·绘就乡兴
此次实地调研活动,旨在运用地理学、水文与水资源学等专业知识,摸清当地水产养殖池塘水质的实际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后续深入分析不同养殖模式、管理措施对水质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团队将持续通过专业实践,将课堂所学应用于服务乡村振兴,为提升当地水产养殖科学化、生态化水平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