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同学们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积极营造反诈防诈的浓厚氛围。近期,地理与旅游学院组织开展“反诈在行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周活动,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强化宣传教育,打好防范“组合拳”,织密校园“安全网”,筑牢反诈“防火墙”。

全覆盖主题班会,强化反诈防诈安全意识。各位辅导员用近年来高校电信诈骗典型案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同学们揭示了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与最终危害,重点剖析了“网络兼职刷单”“假冒客服退款”等高发诈骗类型,针对学生群体容易中招的“情感诈骗”“游戏交易诈骗”等新型骗局进行详细解读,并指出电信诈骗具有“境外化、团伙化、专业化”和“犯罪手段类型多、变化快、隐蔽性更强”等特点,要求大家下载安装反诈中心APP并开启来电预警、短信预警、风险查询等功能,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筑牢安全屏障,时刻紧绷防范之弦,切勿贪图小利,对“低投入高回报”等诱惑保持高度警惕,不听、不信、不转账,谨记十个凡是、三个不、两个建议、一个核实,在发现自身被电信诈骗之后,须及时拨打报警热线或者芜湖市反诈中心咨询热线,以实际行动防范电信诈骗、共建平安校园。

全天候网络宣传,普及反诈防诈安全知识。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QQ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等优势,结合同学们长时间上网冲浪的网络原住民特点,编辑整理了公安部和芜湖市高发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设计制作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海报,面向全体学生全天候、分批次进行推送,全覆盖宣传普及反诈防诈知识,教育引导同学们牢固树立“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合适”的安全意识,压实反诈防诈安全第一责任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蔓延多发易发趋势,不断提高学生识别和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切实提升宣传教育实效。

全方位宣讲排查,筑牢反诈防诈安全防线。积极组织动员学生参与反诈防诈宣传,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和学生骨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功能和作用,组建以辅导员、班级学生干部、寝室长为核心的“三级”校园反诈防诈队伍,把反诈防诈宣传和排查全方位落实到班级、团支部、宿舍,防范学生身边潜在诈骗风险,把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积极关注学生日常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消费等方面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引导措施,做到早防范、早教育、早发现、早处置。立足辅导员“五进”工作机制,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了解学生相关情况,向家长宣传防诈反诈知识,通报学生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强化家校合作,形成家校共管共育合力。
此次“反诈在行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周内容丰富、案例鲜活、形式多样,有效提升了同学们对电信诈骗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切实提高了同学们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化解能力,为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接下来,地理与旅游学院将进一步探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新途径新方式,不断丰富宣传手段,提高教育实效,打好防范“组合拳”,织密校园“安全网”,全力护航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