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韩会然 |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87-09 |
职 称 | 副教授 |
职 务 |
|
最终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学 位 | 博士学位 |
电 话 |
|
E-Mail | hanhuiran@163.com | 近影 |
个人简历
一、基本信息
韩会然,男,山东聊城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2025年度安徽省社科界青年学人导师,2024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青年俊才,安徽省优秀研究生辅导员,安徽省社科界青年学者协会理事,第三届安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会理事,安徽省级市域社会治理理论研究专家库成员,获安徽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安徽师范大学学科后备人才,安徽师范大学科研人物等称号。
主要从事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研究,重点围绕建成环境与健康、出行行为等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科研项目1项、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项,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基金1项,参与国土资源部公益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先后在《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旅游学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等中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
二、工作与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2022.04—至今,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博士生导师
2020.01—至今,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硕士生导师
2019.11—至今,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副教授
2018.08—2019.08,南京市溧水区旅游局副局长、和凤镇科技副镇长(挂职)
2018.05—2018.08,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访问学者
2016.01—2019.1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讲师
教育经历:
2013.04—2013.05,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访问交流
2012.09—2016.0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博士
2009.09—2012.07,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人文地理学硕士
2005.09—2009.07,滨州学院地理科学学士
三、研究领域和方向
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重点围绕城市建成环境与老年人健康等。
四、讲授课程
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经济学
五、科研成果
[1]许岭怡,韩会然*,杨成凤.空间公平视角下合肥市健康资源可达性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平等的影响[J].地理科学,2025,45(06):1318-1329.
[2]Xu Lingyi, Han Huiran*, Yang Chengfeng.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betwee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mental health[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25,127: 106459. https://doi.org/10.1016/j.scs.2025.106459.
[3]韩会然,张招弟,周露婷,程淑贤,杨成凤*.社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基于日常休闲活动的中介效应[J].人文地理,2025,40(3): 10-20.
[4]宋金平,刘庆芳,张学波,韩会然,苗毅.职住空间关系演化过程与展望[J].人文地理,2024,39(06):33-39+151..
[5]王淑婧,李俊峰,韩会然.海洋牧场产业创新多重网络的演进特征与作用机制——以烟台市为例[J].经济地理,2024,44(06):134-145.
[6]韩会然, 许岭怡, 杨成凤*.多尺度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极端梯度提升模型的合肥实证[J],地理研究, 2024, 43(6): 1502-1521.
[7]周泽玄, 韩会然*, 杨成凤. 县域尺度下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老龄化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J], 经济地理, 2024,44(2): 90-101.
[8]韩会然, 许岭怡, 杨成凤*.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老工业区的空间生产特征及机制探究——以合肥市瑶海区为例[J], 人文地理, 2024,39(1): 59-67.
[9]Lingyi Xu, Huiran Han*, Chengfeng Yang, Qingfang Liu.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Community Subjectively Built Environment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Older Adults[J]. Sustainability, 2023, 15(17), 13211; DOI: https://doi.org/10.3390/su151713211
[10]Qingfang Liu, Wei Wu, Jinping Song, Teqi Dai, Huaxiong Jiang, Jianhui Xu, Jianmei Li, Huiran Han & Mengqi Li. How does digital finance accelerate low-carbon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2023,(9):1-20. DOI: 10.1080/09640568.2023.2258449
[11]杨成凤, 杨惠茹, 韩会然*, 阳港. 基于POI数据的知识创新型服务业空间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23, 42(3): 682-698.
[12]韩会然, 许艺哲, 王文强, 许婉清, 陈秋宇, 杨成凤. 社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人文地理, 2022,37(6):118-128.
[13]程淑贤,韩会然*,杨成凤.社区分异视角下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日常休闲行为的影响——以合肥市为例[J].热带地理,2022,42(12):2063-2075.
[14]韩会然, 杨成凤. 不同住房产权下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都市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22, 37(9): 27-33.
[15]Huiran Han, Kai Yang, Chengfeng Yang*, Gang Yang and Lingyi Xu. 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a Multi-Scale Built Environment on the Leisure Activities of the Elderly: Evidence from Hefei City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 9237. https://doi.org/ 10.3390/ ijerph19159237
[16]杨凯, 杨萍, 李瑞清, 韩会然*. 中国本土快餐业空间演化格局及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老乡鸡直营店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 2022,31(1): 142-153.
[17]许岭怡,韩会然,杨成凤.城市居民不同等级商品购物行为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2,38(5):576-584.
[18]陈清荷,韩会然.长江经济带人口老龄化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2,38(4):443-450.
[19]杨成凤,韩会然,宋金平.非首都功能疏解背景下批发市场商户的搬迁意愿及区位再选择因素—以北京市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为例[J].地理研究,2020,39(8):1755-1768.
[20]韩会然, 杨成凤. 居民出行的通勤效率评价与比较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11): 89-96.
[21]韩会然, 杨成凤. 北京都市区居住与产业用地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J]. 经济地理, 2019, 39(5):65-75.
[22]韩会然, 杨成凤. 建成环境对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42(2): 157-164.
[23]韩会然, 杨成凤, 宋金平.北京批发企业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选择因素研究[J]. 地理学报, 2018,73 (2): 219-231.
[24]韩会然, 杨成凤, 宋金平. 公共交通与私家车出行的通勤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以北京都市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 36(2):253-266.
[25]韩会然, 杨成凤, 宋金平. 北京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化预测及模拟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8): 976-986.
[26]Han Huiran, Yang Chengfeng, Wang Enru et al. The Evolution of the Jobs-Housing Spatial Relationship in the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 A Job Accessibility Perspective [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5,25(3): 375-388.
[27]韩会然, 杨成凤, 宋金平. 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J]. 经济地理, 2015,35(5):148-154.
[28]韩会然, 杨成凤, 宋金平. 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14,29(6):24-31.
[29]韩会然, 杨成凤, 宋金平. 芜湖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的等级结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J].地理研究,2014,33(1):107-118.
[30]韩会然,宋金平. 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时空间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4):82-87.
[31]韩会然, 焦华富, 戴柳燕. 旅游城市居民购物满意度及影响因子分析——以芜湖市中山路步行街为例[J]. 旅游学刊, 2013,28(3):87-95.
[32]韩会然, 焦华富等. 城市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8):1006- 1013.
[33]韩会然, 焦华富等.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及优化方向研究[J].人文地理,2011.26(2):92-97.
[34]韩会然, 焦华富等.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及机理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3):384-389.
[35]韩会然, 焦华富等. 基于新区域主义视角的滨州市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研究[J]. 小城镇建设, 2010,(8):54-59.
[36]焦华富, 韩会然. 中等城市居民购物行为时空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J].地理学报, 2013,68(6):750-761.
[37]韩会然,杨成凤.发挥在线制图平台在地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9,(01):104.
[38]韩会然,杨成凤.本科生“小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师范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6):1-5.
[39]韩会然,杨成凤,姚景艳.大数据时代高校城乡规划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03):86-93.
[40]章怡晨,杨成凤*,韩会然.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地理整合性情境教学探究[J].地理教育,2025,(07):56-61.
六、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时空行为视角下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42271224)”,2023/01-2026/12。
2. 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及优化对策研究(AHSKQ2024D061)”,2025/03-2027/03.
3. 主持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与调控路径”(2024CXQ503),2024/12-2026/12
4.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口出行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以合肥市为例(41801154)”,2019/01-2021/12。
5. 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城市居住-就业空间关系演化过程及通勤效率研究--以合肥为例(AHSKY2016D42)”,2017/01-2019/12。
6. 主持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科研项目“时空行为视角下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影响机理研究(2022AH030019)”,2022/09-2025/09。
7. 主持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行为的作用机理及优化研究(2017XJJ35)”,2017/01-2019/12。
8. 主持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城市地理学》(2020mooc164),2020/01-2024/07。
9.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设施需求预测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17YJC790185)”,2018/01-2020/12。
10. 参与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会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的空间效应及形成机理研究——以合肥市为例(1908085QD148)”,2019/07-2021/07。
11.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健康中国背景下老年人城市绿地暴露的健康效应与优化路径(24YJAZH190)”,2024/09-2027/07。
七、指导学生
1. 指导学生获2023年安徽省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学术论文展示组二等奖(陈祎航、殷浩明、骆成羽、吴浩)。
2. 指导学生获2021年安徽省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学术论文展示组一等奖(陈明昱、李念、张彤、张雪仪)。
3. 指导学生获2019年第八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二等奖(张鑫、杨研、黄娜)。
4. 指导学生获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学术论文展示组二等奖(杨凯、李瑞清、杨萍)。
5. 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项。
6. 指导学生获2019年、2022年、2025年安徽师范大学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7. 连续7年指导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调研工作。
八、所获奖励
1. 2025年3月,安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2. 2024年5月,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青年俊才”;
3. 2022年11月,安徽省级研究生优秀辅导员;
4. 2021年10月,安徽师范大学学科后备人才称号;
5. 2021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6. 2020年10月,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7. 2019年9月,安徽师范大学科研人物
8. 2018年7月,2018年中国城市地理学术年会优秀青年论文
9. 2018年5月,安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10. 2018年1月,研究报告得到采纳,并获省部级领导批示
九、联系方式
E-mail: hanhuiran@163.com